也正因为如此,《性自命出》在先秦甚至整个中国思想史上,占有独特的地位。
也正因为如此,《性自命出》在先秦甚至整个中国思想史上,占有独特的地位。性的本来意义就是生,生是性的本义。
这就不仅将恒德说成是内在的人性,而且肯定了人性是善。凡言命者,必有所命,即不能离开人而言之,其中包括人的命运即所谓客观力量、必然性之类,孔子所讲的命,也有这层意思。至于《礼记》中的相关文献,当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在这之前,孔子提出学与思的关系问题,接着子思[25]提出慎思的问题,之后,孟子提出心之官则思以及思则得之,不思则不得的问题,他们都很重视思的作用。这个然后未必是从时间上说的,但是,却强调了知觉的作用。
一个是儒家荀子,一个是法家韩非。不可得闻当然并不意味着孔子没有这个思想,实际上孔子以自己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[15],但是明确说出与否,并不一样,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个如何展开以及解决方式和走向的问题。从渭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发展情况,特别是大地湾遗址的发现,能够证明伏羲作八卦不仅是可能的,而且是可信的。
[16] 许慎引用了《系辞下》中伏羲始作八卦一段文字之后,加了一句以垂宪象。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,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至今的。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,应该有一个初创的阶段即开端,这个开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关于后世圣人是何人的问题,还可以从《系辞下》中的另一段话得到启示: 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。
仅从已经挖掘的极有限的文物,包括大殿、居室、陶器、彩绘,特别是独一无二的地画和彩陶上的文字符号等等,可以看出,其文明程度已达到很高的水平。这所谓象,与卦象有内在联系,它是从卦象脱胎而成的。
观象于天而天在上,观法于地而地在下,人居天地之间,因此便有三才或三极之道而成卦,再配之以空间方位和四时运行,便成卦图。在八卦思维中,人居于何种地位?这是一个复杂而很有意义的问题。进入 蒙培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周易 伏羲 。这一点影响到整个中国文化与哲学的发展。
大地湾遗址就在天水境内,天水就是伏羲的出生地。阴阳本身就具有生命意义,是一切生命的始基,创造生命的基本力量(或信息)。特别是随着近期地下文物的不断出土,证明古人的很多记载都是正确的。除非用证伪的方法,有充分证据否定其存在,否则,用所谓无证据证明其有,则并不能证明其无。
但是,这里有一个矛盾。神话作为一种隐喻文化,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历史。
从时空观上说,所谓伏羲八卦先天图,乾南坤北,坎西离东,震东北而巽西南,艮西北而兑东南,与这里的地理位置极为相似,以天地、水火、雷风、山泽八种物象配四方方位,与这里的气候变化十分吻合。[7] 列维·斯特劳斯:《野性的思维》,李幼蒸译,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,第49页。
为什么三画而成卦?后世解释者有卦象说、卦数说和卦位说等等,可以作参考。但他又说,伏羲画卦之后,神农仍然结绳而治,以致出现饰伪,直到黄帝时的史官仓颉,初造书契。这两套系统在尽意这一点上会合了。许慎所谓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,知分理之可相别异,实际上就是对伏羲画卦时观鸟兽之文的一种重复性解释,二者显然有一种延续性。类是个逻辑概念,即分类,其中有逻辑分析,将同一类归到一起,又是一种综合。但是与许慎神农结绳而治及《系辞下》中上世结绳而治之说却不一致,因为按照这个说法,伏羲与神农应是上古。
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德性学说,从《周易》中体会到不占而已的尚德精神,亦是渊源有自的。[12] 高亨:《周易大传今注》,第558页。
分析中有综合,综合中有分析。笔者认为,伏羲始作八卦,就是这个里程碑的开始。
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这里有非常适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条件:气候适宜、森林茂密、鸟兽成群、土地肥沃、水源充足。正是这一点,体现了卜筮文化中的人文精神。
当人类有了正式文字之后,便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。虽然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,但是,意却又离不开书即文字,即除了卦象之外,还要靠文字去说明。伏羲八卦所反映的思维方式,除了观物取象的类比思维之外,从根本上说是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整体思维,所谓人文,是与天文、地理相互协调的、和谐一致的,这与从渔猎时代到农业社会转变的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,其中,人绝不仅仅是被动的服从者。司马迁的《史记》虽然没有为伏羲写本纪,但他在《太史公自序》中说:余闻之先人曰:‘伏羲至纯厚,作易八卦。
[15] 这是最早记述中国文字产生的一条资料,书即是文字,契是刻于竹简上。以通神明之德就是贯通德性智慧,以类万物之情就是摹拟万物的情状。
中国的天人合一之学,就其形成、发展的过程而言,从伏羲时代就开始了。此后,扬雄在《解难》中说:是以宓羲氏之作《易》也,绵络天地,经以八卦,文王附六爻,孔子错其象而彖其辞,然后发天地之臧,定万物之基。
[20] 作为最早以文字形式记载的经典是《尚书》,但《尚书》独载尧以来,即从尧开始。不过,联系到古人用蓍草进行占筮,从中总结出抽象化的阴()阳()爻,这中间似乎有某种关联。
《周易》卦象的内容随着人的认识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扩大,凡是同类性质的事物,都被归到基本卦象,《说卦传》中的取象说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。从原始八卦到周易,这一基本精神是一贯的。这是伏羲所开创的周易文化亦即中国文化对人类所做出的伟大贡献。《周易》中有许多卦爻辞能够说明这一点。
从伏羲到黄帝,经历了三代,时间并不太长,根据许慎的说法,神农时并没有继续伏羲的事业,还继续用以前的结绳为治,黄帝时有鉴于伪饰萌生,才沿着伏羲八卦文字的道路,创造了文字。【提要】伏羲始作八卦是中国文明史上意义重大的一件事,它以神话传说的方式流传下来,后来又有历史文献的记载。
黄河流域虽不是中国文明的唯一发源地,中国文明也是多元的,但是可以说,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最早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。伏羲八卦的人文精神就体现在这里。
[21] 提出文字、语言、意义的关系问题,认为文字有一定的局限性,不能完全表达意义。[5] 汉代孔安国的《尚书序》、晋代皇甫谧的《帝王世纪》则以伏羲为三皇之首,从此,三皇五帝之说就流行起来。